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造船战略突围路径

中国造船战略突围路径

时间:2011/11/11 9:15: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41 字号:
[摘要]  近来关于中国造船业产能过剩的言论不绝于耳。其实,中国造船业的产能是否过剩不仅取决于产业本身,更受今后海运贸易需求以及新兴运输方式的影响,因此简单通过控制产能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方式是走不通的。在当前产

  近来关于中国造船业产能过剩的言论不绝于耳。其实,中国造船业的产能是否过剩不仅取决于产业本身,更受今后海运贸易需求以及新兴运输方式的影响,因此简单通过控制产能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方式是走不通的。在当前产业环境下,借助国家政策的引导,通过产业战略规划、自主技术研发以及产业链完善,形成“官产学研”一体的产业布局,才是中国船舶制造业实现战略跃升的必由之路。

  产能过剩是个假命题

  战略产业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成为决定国家整体实力的基础力量,而造船业恰恰就是战略产业之一,其兴衰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化能力与工业化水平。当今全球造船业初步形成中、日、韩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而随着中国造船业的快速发展,在代表造船业竞争力的接受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和建造量三大指标方面,中国已经赶超了韩国和日本,坐上世界造船业的第一把交椅。

  中国造船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有利的发展环境:一是生产要素价格具备全球竞争力;二是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事实上,地方政府“以经济增长为纲”的发展思路也加速了中国造船业的快速发展。但不无忧虑的是,地方造船厂的集体上马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中国造船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之忧。有人指出,当前仅中国的造船总产能就高达6600万载重吨,这已与全球新船市场年均6500万载重吨的需求基本持平,造船业恐面临着“产能过剩”危机。

  但笔者认为,对中国造船业来讲,整个产业根本不存在产能过剩的危机,而是面临着“落后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产业困境。单纯从数字上看,中国造船业产能存在过剩,但这种过剩更多的是落后产能的过剩。所以单从落后产能就得出中国造船业整体产能过剩的结论有失偏颇,是缺乏深层战略分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产能过剩是一个假命题。

(来源:互联网)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