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设备网讯: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饮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之配套的食品包装机械业也以强劲的势头迅猛发展。数据显示,全国食品和包装机械生产企业有近6000家,其中2000多家不够稳定,每年有近15%的企业转产或倒闭。产值及销售额超过亿元的企业仅十几家,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仅有50家,行业内75%的出口产品是由这50家企业生产的。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产品品种及成套数量少。
2、技术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产品可靠性差,技术更新速度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少。
3、产品质量差。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产品的质量差距主要表现在稳定性和可靠性差、造型落后,外观粗糙、基础件和配套件寿命短、无故障运行时间短、大修周期短,且绝大多数产品还没有制定可靠性标准。产品向多功能与单一、高速两极化发展。包装机械的最终作用在干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多样化。
4、开发能力不足。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主要还是仿制、测绘,稍加国产化改进,谈不上开发研究。产品开发缺少创新,难上水平。
针对上述风险的建议:
1、结合区域布局特点,促进整体协调发展:为了研究符合国情的食品和包装机械发展战略,有必要研究影响食品机械数量与品种发展的地域性差异,研究制定食品机械区划。
2、积极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我国的食品和包装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力量,缺乏自我发展能力,难以实现技术密集型的规模生产,难以满足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因此我国的食品和包装机械应该走企业集团化道路。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行业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措施,支持企业集团在本行业得到迅速发展。
3、积极引进技术,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引进技术要和技术攻关与试验研究相结合,安排足够的消化吸收资金,通过技术攻关与试验研究,真正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和设计思想、设计方法、测试方法及关键设计数据、制造工艺等技术诀窍,逐步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和改进创新能力。
4、加强质量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提高: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在大发展的形势下,要牢牢抓住产品质量这一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经得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来自市场的严峻挑战。国产食品和包装机械要建立与国际标准或工业发达国家标准相适应的产品质量指标体系,企业要加强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政府有关部门要对现有的食品和包装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一步扶持完善,逐步形成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监测中心,它除承担日常质量监督工作外,还负责出口产品的质量认证工作。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