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全市农业生产暨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演示现场会上获悉,今年我市将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确定为今后农机化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
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较低
据了解,全市现有棉花种植面积200万亩左右,冬枣、小枣、鸭梨、苹果、桑园等75.3万亩,蔬菜面积51.2万亩,花生播种面积5.5万亩,经济作物总种植面积达到332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50%。棉花、林果和大棚蔬菜是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但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与农机化高级发展阶段的要求很不适应。
经济作物机械化将成农机化发展的新方向
据业内人士介绍,当前我市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存在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而且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和农村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迫切需要机械化来取代人工作业。
全市农业生产暨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演示现场会要求各地坚持突出特色、先易后难、先急后缓、逐步推进的原则,根据优势经济作物生产区域布局和本地的特色作物,因地制宜,加强农机化示范区和农机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依托示范基地,加大机具引进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力度,以关键生产环节的有效突破,带动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在棉花产区,重点推广机械播种铺膜、机械植保、棉秆收获和粉碎还田技术;林果业重点推广机械挖坑、施肥、中耕、植保技术;大棚蔬菜重点推广电动卷帘、机械植保、中耕和滴灌技术。通过关键生产环节的有效突破,带动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经济作物机械列入省、市补贴重点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购机补贴政策将向经济作物机械倾斜。据了解,今年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补贴规模将进一步增加,经济作物机械列入省、市补贴的重点,将补贴的重点向经济作物机械倾斜,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购买和使用经济作物机械积极性,为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提供足够的装备技术支撑。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