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立霞 通讯员薛永红)吴窑镇立新社区农户张跃玉今年种植了4亩水稻,绿油油的稻秧长势喜人。他近日告诉记者,庄稼的良好长势与秸秆还田是分不开的。以前麦子收割完毕,都是一把火把秸秆烧掉。自从去年开始实施秸秆还田,他尝到了甜头,每亩田至少可以节省尿素10多公斤。
今年以来,我市将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作为严禁秸秆焚烧、改善城乡环境的重要环节,创新举措,强势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夏季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43.78万亩,占全市三麦面积的64.22%。全市大中型拖拉机及秸秆还田机新增184台套,保有量达847台套;小型秸秆还田机械新增2326台,保有量达3742台;秸秆切碎机新增214台。市镇两级均成立专门领导组,市级层面由市委分管领导挂帅、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为领导组成员。领导组下设的三个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指导、督查推进、考核奖励工作。
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2009年度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等系列配套政策意见。市财政划拨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秸秆机械化还田。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地宣传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意义与奖惩措施。夏收期间共出动宣传车40多辆,悬挂横幅标语近500条,印发秸秆机械化还田宣传画册及技术要点近2万份。部分镇还组织宣传标语摩托车小分队,走村串户宣传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进行了全方位“扫盲”。市、镇、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秸秆露天禁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头、每一个地块,将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为解决农作物秸秆“出路”的主要途径。
为保质保量完成全年秸秆机械化还田目标任务,我市着力推广应用与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相配套的秸秆粉碎机,并结合送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等活动,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今年上半年共举办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培训班33期,培训农民和机手26000人次。
5月9日,我市在柴湾镇组织召开了创建江苏省秸秆机械还田示范市动员会;5月11日,南通市政府在我市召开了南通市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推进会;6月1日和6月7日,我市分别在高明镇高明庄居委会、柴湾镇柴湾居委会召开了秸秆机械化还田现场演示会。通过召开不同层次的推进会,引导和推进面上的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与此同时,我市还抽调纪检、公安、交通等部门的人员,成立了五个督查组,赴五个片,分三个阶段进行全程督查,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推动促进了面上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机具配备和秸秆机械化还田验收面积,机械化还田率达到60%以上且无秸秆焚烧现象的镇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