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国家再次提高缝纫机的出口退税
6月8日,财政部网站刊登通知称,将电视用发送设备、缝纫机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通知自2009年6月1日起执行。具体执行时间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海关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简评
国家加大对缝纫机等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力度
自2008年底至今,政府对缝纫机的出口退税调整达到3次,由08年底的13%调整到09年初的14%,再到09年6月份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7%,力度和频率加大。此番政策调整,对于行业出口企业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均有帮助。国家通过对缝纫机行业的政策扶持减轻了行业因人民币汇率升高、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加大引起的出口下降等不利影响,在政策导向上给予积极支持引导,对提振行业信心有积极作用。
此次调整一定程度缓解行业出口压力,但作用有限。
制约缝纫机械发展的根本因素是需求,全球80%的家用缝纫机械集中在欧美,而60%的工业用缝纫机械在中国。由于欧美市场的需求下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加之人民币汇率的升高以及原材料的波动等因素,目前缝纫机械出口陷入低迷状态。长期以来,中国工业缝纫机行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大部分产品属于中低端水平。据海关统计,08年中国工业缝纫机出口均价250美元/台左右,而同期进口均价则达2300美元/台左右,中国工业缝纫机行业在产品结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等方面与国外高端缝纫机械有很大的差别。我们认为短期的外部需求很难有起色,此番出口退税率调整有利于一定程度上缓解行业的出口成本压力,对出口起到一定得刺激作用,但是作用比较微弱。
对缝纫机械行业给予“中性”评级
由于缝纫机械的内外部需求萎缩,以及行业中产品技术含量以及附加值不高的弱点,行业目前处于低迷状态,未来发展还是需要关注内外部需求的拉动以及产品自身的调整。目前行业在周期性的底部徘徊,短期内难有起色,因此给予“中性评级”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