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钻头制造进入基础材料生产领域,避免钢材涨价的波及
胡军华
盛夏中的江苏丹阳市后巷镇,这个“中国五金工具之乡”的一些企业家仍感到丝丝“寒意”,一家骨干企业初级工具产品的美国订单缩减了一半,另一家大型公司因为煤、油、电等涨价,7月份比6月份多付出600万元,但是当地官员表示,没有出现大的倒闭、停产企业,也没有资不抵债的现象发生,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的延伸产业链,将“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的策略,让江苏的这个特色产业集群拥有雄厚的实力扛过中国经济的“冬天”。
延伸产业链
后巷五金工具类企业总计约300~400家,以后巷为主的整个丹阳市年产麻花钻近30亿支,金刚石锯片6000多万片,是亚洲最大的金刚石锯片、钻头生产基地,钻头所需的高速工具钢产量则占全球的二分之一。去年以来,外贸政策调整、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欧美市场需求萎缩对当地五金工具出口形成了内外夹击之势。
后巷一家五金工具出口骨干企业高层向《第一财经日报》介绍:“去年以来各种成本上涨幅度很大。高速工具钢价格上涨了8%~12%,油、砂轮等辅料的价格上涨了40%~80%,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劳动力方面的支出增加了18%~20%。”另一家大型五金工具公司管理人员表示:“现在几乎所有生产所需要的东西都在涨价,我们公司每年仅煤、电、油上面,7月份比6月份多付出600万元。”
五金工具出口退税率从原来的13%降低到现在的5%,人民币快速升值,也进一步拉低了企业的利润率。
虽然形势严峻,但后巷镇政府一位消息人士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后巷镇出口总额为1.457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一倍。后巷镇经济服务中心主任王庭开说:“到目前为止,后巷没有出现大的倒闭、停产企业,没有资不抵债的现象发生,经济仍然保持了适当的发展速度。今年上半年全镇利税总额同比增幅约为21%左右,销售额同比增长35%左右,今年全镇实现180亿元的总产值,增长30%是有保证的。”
王庭开的信心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条就是,后巷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从制造钻头延伸到生产钻头所需的钢材,进入到了生产基础材料的新领域。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