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被称为全球“最后一片待开发的沃土”的中国五金业,目前正面临着严峻考验,欧盟反倾销、金融危机等造成的行业衰退正在显现。
五金业再遭欧盟反倾销“大棒”
中国紧固件行业是一个传统反倾销的重灾行业,近几年来受到一些国外反倾销调查,我国1700家紧固件企业被列入欧盟反倾销黑名单,已有123家企业应诉,准备“不到最后一秒钟不放弃应诉”。
浙江嘉兴市紧固件进出口企业协会日前已向中国政府提议,要求政府就此争端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该协会认为,欧盟的征税行为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
嘉兴市紧固件进出口企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实际上中方企业出口到欧盟的紧固件产品大多是低端产品,与欧盟企业主打的高端紧固件产品根本不构成竞争,完全是互补关系,针对的是不同的客户群,但欧盟委员会却无视这一事实,执意将中欧紧固件产品视作同类产品,这无疑是为了帮助自己的企业抢占市场。
我国五金产品在国际上频遭反倾销和反补贴事件,给我国五金行业带来莫大的麻烦。分析人士表示,我国五金产品遭受反倾销事件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五金产品出口秩序不规范,随着我国五金行业出口规模的扩大,极易引起反倾销事件。二是我国五金产品附加值不高,科技含量低,在中、高端市场上没有立足之地。三是我国出口的五金产品大部分属于中低端产品,相对出口国具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会引发出口国的反倾销起诉。四是缺乏反倾销预警机制也是中国零部件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的主要原因之一。五是竞争激烈,使得我国五金企业长期以来采取了低价竞争的策略,更易引起反倾销。
金融危机令五金业雪上加霜
据全国五金工业信息中心主任马宝东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五金企业的数量从200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50000多家,超亿元规模的企业已有100余家。目前,中国五金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包括工具五金、日用五金、建筑五金、厨卫五金、机械五金等在内的几大领域。“五金业是既贴近人们生活又牵引着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
但面对世界金融危机,企业应对措施普遍显得消极无力。业内有关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困局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五金企业大多是采用大进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国际环境稍有风吹草动,企业就可能无所适从。”中国制造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内部成本压力的影响,国际订单的转移正在加速,中国五金制造的价格优势正在减小。他认为,国际上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也成为五金行业受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导致美国众多五金企业破产,直接对国际市场造成消极影响。从经销商、代理商、制造商各个环节来看,五金等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处于多米诺骨牌的最后一张,无疑是负担了最大的压力。
此外有关专家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沿海地区很多是为外企服务的制造型企业。这些企业可以最早感知国际经济风险,也是这类风险的直接接收者。涨价、金融危机带来的利润下降甚至零利润、亏损是目前国内五金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品牌和创新是行业的最终出路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