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技术文档 > 产业政策对支持自主汽车零部件缺乏力度

产业政策对支持自主汽车零部件缺乏力度

时间:2007/4/17 8:56: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40 字号:
[摘要] “当年北京现代成立之时,我们想提供变速器,合资也可以,但是韩方坚持建独资变速器厂,由于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我们只能作罢。”北京齿轮总厂厂长张伟跟记者说起往事,依然非常遗憾和痛心。 接受记者采访的汽车
    “当年北京现代成立之时,我们想提供变速器,合资也可以,但是韩方坚持建独资变速器厂,由于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我们只能作罢。”北京齿轮总厂厂长张伟跟记者说起往事,依然非常遗憾和痛心。
    接受记者采访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均表示,《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基本是针对整车的,涉及零部件及相关行业的内容少之又少,仅在第八章有三条规定,而且比较空泛。一位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老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汽车行业的纲领性文件,产业政策对零部件行业的忽视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并已经导致了目前不利的局面。”
    “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而言,发展无序,竞争无序,低水平产品过剩,高档产品基本被外国公司控制,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进口产品。”中国齿轮专业协会秘书长王声堂这样告诉记者。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现在汽车自动变速器、OBD(车载自动诊断系统)、ESP(电子稳定程序)等依靠进口,ABS刚刚有自主产品量产,而欧洲已经发展到第五代产品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政策研究会副主任陈炳炎表示,目前,中国自己的零部件企业边缘化现象很严重,外国的汽车企业很清楚,整车合资有政策规定,外资股比不能超过50%,但零部件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所以现在外资企业就通过控股或独资零部件工厂来获得更大的利润。外方控制着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也就控制整车的关键技术和利润。
    有业内专家告诉记者,东风车桥公司与美国德纳合资后,随着外方股份的不断增加,中方的话语权越来越小。外方对中国零部件企业的合资、控股直至控制的触角一直没有停止过,国内零部件行业已经非常危险。一汽车桥公司副总经理刘春伟向记者证实,近年来,的确一直有外国公司在跟他们谈合资的事情。
    陈炳炎说,当年我国加入WTO谈判时,曾经希望对零部件尤其是发动机行业实行股比方面的保护,但是没有谈成。为履行承诺,现在通过汽车产业政策明确扶持已经不可能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能靠零部件企业自己努力发展了”。他说。
    很多专家认为,产业政策不能通过限制股比保护自主零部件企业,但在鼓励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和提升产品开发能力方面,产业政策还需要做更多努力。“关于零部件的指导性政策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没有发挥有效作用”,陈光祖认为产业政策对零部件行业的指导或规划还需要细化和深入。

(来源:互联网)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