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船东下订单条件更苛刻,不仅压价很厉害,而且会要求船厂先垫资并缩短工期。有单,我们也不敢接,弄不好就要亏本。”宁波一家船厂负责人无奈地说。航运困境已经真切地传导到造船业。在为新接订单犯愁之外,由于船东预付款比例大幅下降,船企“自掏腰包”为船东垫钱造船,正成为危机下困扰造船企业前进的另一块绊脚石。
造一艘船需垫付近半船款
位于湖北黄冈的鄂海造船公司(以下简称“鄂海”)目前在建船舶有17艘,生产能力达到10万载重吨。尽管这仅仅是鄂海设计生产能力的一半,但流动资金不足正困扰着“鄂海”前进的脚步。
据宁波市港航管理局船检科副科长孟庆飞介绍,买主定制船舶,船款分下订单、开工、下水和交船等若干环节分批支付,船企在长达一年至三年的造船周期中需要巨量垫资。“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能拿到船款的30%。综合下来,垫资比例接近50%。”“鄂海”办公室负责人刘光兴解释说,之所以接受船东如此苛刻的条件,主要是目前造船市场的不景气所致。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新接船舶订单量362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9%,统计范围内有约1/3的企业没有接到订单,重点监测的43家船舶企业中也有2家没有接到订单。由于造船完工量已连续12个月超过同期新接订单,企业手持船舶订单逐月下降,缺少订单,将使部分企业陷入开工任务不足的困境,个别企业甚至2012年一季度已无开工船舶。市场低迷之际,行业内的竞争堪称惨烈。“现在抢单的太多了,一有风吹草动就一窝蜂地来了。”大连一船企负责人苦笑。
受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影响,不少船东普遍下调前期付款比例,原本船东向银行贷款融资面临的压力更多地由造船企业来承受。据了解,在市场旺盛期,船东在与船厂签订合同后往往会交足全款的80%,而如今的首付款则“能少给就少给”,有些甚至仅占全款的10%。据知情人士透露,浙江一家船企刚签完一个造船合同,合同规定这家船企的垫资比例高达七成。孟庆飞表示,在目前的航运冰冻期,垫资造船成为一把“双刃剑”:空空如也的船台让船企揪心,指望多接单,而巨量垫资又让船企直呼“伤不起”。
垫资从何而来
“船东要求我们自己来融资,这无疑会增加很多风险,但为了生存,只能冒险接单。”一民营船厂负责人说,“没订单是等死,而接到大订单融不到资就是找死。”
“现在造船都需要垫资,民间资金对造船业的冲动已经消退,银行对造船相对来说比较谨慎,资金是个大问题。”浙江台州市经信委机械冶金处处长黄林育说。
据了解,在民间资本充沛且活跃的浙江地区,船企多会倾向以民间集资方式筹集资金。但是,随着船企垫资的金额不断上升,单一民间融资和借贷手段已经难以满足船企的需求。但占据造船行业半壁江山的众多中小民营船企所依赖的融资渠道却越来越窄。
“金融市场对一般的企业已不放贷了。”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表示,除了一些资金比较雄厚的国有大企业之外,无论船东还是造船企业都很难再得到银行贷款。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