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国内轴承商应坚持自主创新,提倡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道路。通过合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有利于我国轴承行业由大变强。
其次,自主品牌轴承企业要善于通过各种有效的营销渠道拓展公司的客户资源,多元化自身的客户群体。主要面向商用车配套汽车轴承产品的企业,要积极进军轿车配套领域,通过各种途径吸引国内主机厂的关注。同时,轴承企业要在分析自身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多一些耐心去大量接触潜在客户,了解其真正需求。
同时,在国外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国内零部件企业也通过行业内网络平台大量出口汽车轴承产品。据国内知名汽车零部件电子商务平台统计,2010年1~6月,出口轴承产品频次达到了295,并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据统计,75.2%的本土轴承供应商主要致力于国际售后市场的开发与销售,21.3%的企业主要为国内商用车提供配套服务,而仅有13.5%的企业明确表示为全球轿车主机厂供货。面对国内轴承供应商的供货现状以及跨国轴承生产商咄咄逼人的态势,我国自主品牌轴承生产企业如何紧紧抓住国内汽车市场火爆的局势,打开国内市场销路,成了本土供应商思考与探索的一大难题。
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要不甘于退守中低端市场,不再单独追求生产能力的提高,而是要加紧在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和转变行业经济增长方式上下功夫。
世界主要跨国轴承公司如斯凯孚、舍弗勒、铁姆肯、恩斯克、捷太格特等都已在我国合资或独资设厂,国内竞争国际化成为我国轴承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