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在每辆车的生命周期之内,其使用成本约为车价的2~3倍,因此汽车后市场是汽车产业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约占汽车产业链总利润的60%~70%。因此,汽车后市场也被喻为“黄金产业”。
以日本为例:2010年,日本汽车相关就业人口占日本总就业人口的8.5%,其中代表汽车后市场的汽车使用部门、销售维修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就业人口占汽车相关就业人口的80%。
中国的汽车后市场业务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类似于美国80年代的水平。与国外成熟汽车后市场相比,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及占整个汽车产业的比重明显偏小。此外,我国汽车后市场还存在服务模式不健全、标准法规不完善、服务网点布局不合理、行业准入门槛低、政府缺乏有效监管和正确引导等问题。整体来看,我国汽车后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专家预测,2015年中国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后市场国。
随着消费者逐渐成熟、政策越来越支持以及更多新企业的涌入,中国的汽车后市场等相关业务规模也将随之爆发,到2015年之前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4%。根据统计,当前中国乘用车平均车龄约3年,预计2020年将达到6年左右,届时会开始步入单车维修费用的高峰期;随着保有量和车龄的增长,预计中国售后备件市场将于2020年达到5200亿元。
就汽车后市场的维修保养领域来看,当前我国的汽车维修及零配件相关业务主要以4S店及厂商指定维修点为主力,以保修及延保为获取客户的重要手段。维修养护市场极其分散,其中快修养护连锁店呈现快速增长,其他业态发展将减弱,特别是路边快修店。
目前,美国汽车服务连锁经营企业占到整个售后市场的80%以上,而4S店服务体系仅占市场的20%。若是借鉴美国的后市场发展经验,我国的汽车维修保养市场整合可能即将开始,专业化连锁经营服务将快速发展,并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连锁经营模式的优势有五点:规模效应、标准化和透明化、精确的市场细分、品牌效应和增值服务。目前来看,一站式超级店与小型专业店是中国汽车维修及零配件市场较为成功的连锁业务模式。而人才储备不足是制约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应积极考虑如何建立自己的培训基地或与生产厂商建立合作。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