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国汽车摩托车用镁国际研讨会”得到了重庆市的大力支持,重庆市十分重视镁合金的应用和镁加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今年重庆市被国家列为城乡统筹的试验城市,更加关注和谐社会、节能减排的推广,镁合金在节能轻量化中大有潜力可挖。
今年4月,科技部正式发文《关于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论证报告的批复》(国科发计字[2007]176号),同意依托重庆大学组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总投资将为3000万元,其中科技部拨款500万元,重庆市政府拨款500万元,依托单位自筹2000万元。
首家国家级的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成立,必将加快镁合金的应用和发展。据重庆市科委副主任兼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潘复生介绍,重庆市具备良好的镁合金产业发展的环境和基础。在镁合金研发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多家国内镁合金产业化的典范企业。重庆市政府对镁合金产业化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在国内也走在前列。
目前,重庆市在多方努力配合下,已经搭建了一个初具镁合金产品和生产技术开发能力的公共技术平台,即依托重庆大学的重庆市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经形成从产品开发到批量生产应用、从坯料加工到废料回收、从工艺到装备的产业化能力。其中,长安汽车已经开发了9个镁合金零部件,已经有5万辆装有镁合金部件的汽车投入市场,并且制定了在长安汽车上最大用镁9kg的目标。隆鑫集团已经开发出37个摩托车镁合金部件,已经装配了170万辆摩托车,还确定了单车最大用镁5.0kg的目标。潘复生指出,重庆市镁合金的发展致力于构建镁合金产品研发与应用环境,坚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用创新的管理,推动企业、政府、研究院所、高校、用户和市场资源的整合。在“十五”计划中,参与和承担了13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计划3千万元项目经费支持,并从中央、地方政府和社会吸引2亿多元投资。
重庆市确定了镁合金产业发展思路,按照“做强规模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完善创新体系、加强技术集成、活跃创业投资、荟萃专业人才、优化宏观环境”的总体要求,加强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结合,建立以原始创新性研发平台与产业化实体相结合的科技经济一体化模式,构建镁合金产业链,培育镁合金产业,实现镁合金产业化。潘复生说,在“十一五”期间,将重庆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集镁合金研发、生产与应用为一体的镁合金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形成从原镁生产、铸造镁合金与变形镁材生产、镁合金装备、军用镁产品等门类齐全的镁合金产业链,使镁产业成为重庆重要的材料产业,并为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的升级换代,向轻量化、舒适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