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是以仪器仪表制造企业为主体,包括与仪器仪表有关的科研、设计院所、大专院校、社团和主管部门等,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组织,是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限制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1988年8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成立,是社会团体法人。协会会址设在北京。
本协会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以为政府服务、为会员单位服务和为行业服务为核心,充分发挥协会在政府部门和会员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开展与国外同行业相关组织之间以及会员单位内部之间的信息、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交流活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素质的提高和全行业的发展。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已经历五届,2007年元月产生了第五届理事会。现有团体会员935个。主体是制造企业824个,研究院所60个,大专院校21个,主管部门6个,地方协会等社团24个。会员单位产值、销售额、固定资产、利润占全国仪器仪表行业的65%。五届理事会有理事单位211家,常务理事单位77家。轮值理事长2人,均为大型企业现职负责人;副理事长11人,其中有国企及民企负责人、中科院代表、工程院院士、科研机构领导和大学教授。协会秘书处为常设办事机构,设正副秘书长各1人,下设:办公室、信息咨询部、展览交流部、规划部、科技部;协会下设11个分支机构:即自动化仪表分会、电工仪器仪表分会、分析仪器分会、试验仪器分会、光学仪器分会、实验室仪器分会、测绘仪器分会、传感器分会、仪表材料分会,和现场总线专业委员会、经营工作委员会。
协会成立近三十年来,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为维护会员单位合法利益,促进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家政府机构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党中央、国务院多次要求在改革中要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服务、自律、协调和监督的作用。为适应发展需要,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将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工作,扩大会员队伍,吸收更多的行业企业(包括各种不同所有制的厂家)成为协会的成员,使协会具有更加广泛的行业代表性,更好地完成协会的服务工作。为此,竭诚欢迎并邀请国内从事仪器仪表科研、设计、教学、应用及技术服务、经营的有关单位加强与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的联系,并加入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一、仪器仪表行业市场需求对象及覆盖范围
仪器仪表应用领域广泛,覆盖了工业、农业、交通、科技、环保、国防、文教卫生、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在国民经济建设各行各业的运行过程中承担着把关者和指导者的任务。由于其地位特殊、作用大,对国民经济有巨大倍增和拉动作用,有着良好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具体的需求对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表述:
1、在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仪器仪表及其测量控制技术得到日益广泛应用,给仪器仪表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仪器仪表是信息产业的源头和组成部分,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钱学森院士对新技术革命有如下论述:“新技术革命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三部分组成,测量技术则是关键和基础。”国际上也将信息技术生产行业定性为计算机、通讯、仪器仪表三个行业。
2、仪器仪表广泛应用于装备、改造传统产业的工艺流程的测量和控制,是现代化大型重点成套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纽带。据有关资料显示,随着装备水平的提高,仪器仪表在工程设备总投资中的比重已达到18%左右;现代化的宝钢技术装备投资中,有1/3的经费用于购置仪器和自控系统。
3、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迅速提高了对仪器仪表的需求,仪器仪表在实施科教兴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正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各项高水平的科学实验是不能离开科学仪器的,现代科学的进步也越来越依靠尖端仪器的发展。现代生物、医学、生态环境保护、新材料(纳米材料等)、现代农业的发展等,同样是建立在尖端精密仪器科技的发展基础上。
4、仪器仪表已成为现代国防建设技术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航天工业的固定资产1/3是仪器仪表和计算机;运载火箭的仪器开支占全部研制经费的1/2左右;导弹的高精度制导、控制,航天精纬测量和红外成像、专用高温实验设备等都是国防装备中的重点产品。
5、仪器仪表在探索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抵御自然灾害、依法治国并实施有关法律(质量、商检、计量、环保等)的过程中作为重要实施手段和保障工业被普遍采用。
二、行业分类
按照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02),仪器仪表大行业包括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电工仪器仪表、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实验分析仪器、试验机、供应用仪表及其他通用仪器制造、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汽车及其他用计数仪表、导航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农林牧渔专用仪器仪表、地质勘探和地震专用仪器、教学专用仪器、核子及核辐射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其他专用仪器、钟表与计时仪器、光学仪器、其他仪器仪表的制造及修理、衡器、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等20个小行业。按产品的主要服务对象和领域分,通常把仪器仪表大行业概括为生产过程测量控制仪表及系统、科学测试仪器、专用仪器仪表、仪表材料和元器件四大类。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分布以机械系统开发生产通用仪器仪表为主,信息产业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医药局和冶金、石化、轻工、煤炭、电力公司、测绘以及兵器、航天、航空、船舶工业等系统研制、生产各类专用仪器仪表;其中中科院(科学测试仪器)、信息产业部(通讯及电子测量仪器)、兵器、船舶及航空航天系统(军工配套产品)、轻工系统(衡器)、国家医药局(医疗仪器及设备)力量较强。
三、2008年行业基本情况
在振兴装备制造业各项政策的支持和全行业共同努力下,2008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行业技术进步明显,一批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新产品不断推出,国际标准制定取得新进展,仪控系统和产品在重大工程上的应用继续取得突破,行业对外合作不断加深,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下降,仪器仪表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在多年持续高位增长之后,2008年增幅首次出现下降,利润增幅下降尤为明显,但总体上行业仍保持较快的增长水平。2008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4322家,职工85万人;完成投资34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177亿元,资产总额为3300亿元;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805亿元,实现利润250亿元;进出口总额为335.3亿美元,其中进口219.5亿美元,出口115.8亿美元。
(一)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同比增幅明显下降
1、生产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805亿元,同比增长18.7%;销售产值3714亿元,同比增长18.8%;出****货值达到1120亿元,首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21.5%。
年初因受冰雪灾害等影响产销增幅骤降7个百分点,3至5月逐步回升,6月开始又逐月下降,至10月已下降9个百分点,全年增幅只有18.7%,较2007年的29%,下降约10个百分点。增幅下降主要由行业中两个占比最大的分行业引起:光学仪器行业因出口占比大,受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影响,增幅已降为一位数;以能源和重化工业为主服务领域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行业,受经济调整影响,增幅从往年30%以上下降到21.6%。
全行业实现利润250亿元,同比增长9%。增幅由年初的35%下降到5月 19.7%、8月的9.7%和11月的9.4%,降幅、降速、一位数利润增幅均为本世纪以来首次出现。截至11月,光学仪器、核子及核辐射测量仪器、实验分析仪器等小行业已呈负增长,工业自动化装置分行业由以往高于30%降为6.2%。
2008年伊始,“三资”企业一改往常,主要指标急剧下降:产销增幅由上年的31.3%、31.7%分别降为12.4%、12.8%,远低于民企的27%;利润增幅由上年的43.4%骤降为5.4%。由于“三资”在全行业产销利占比均超过40%,因此,“三资”经营状况的恶化对全行业数据影响很大。
从小行业来看: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业和地质勘探和地震专用仪器制造业的增速在40%以上,居各小行业之首;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业、电工仪器仪表制造业、实验分析仪器制造业、试验机制造业、供应用仪表及其他通用仪器制造业、农林牧渔专用仪器仪表制造业、教学专用仪器制造业、电子测量仪器制造业、衡器制造业、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等11个小行业增幅超过全行业平均值;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业完成产值达到创纪录的950亿元,占整个行业25%,排第一,光学仪器制造业产值为660亿元,占整个行业17.3%,居第二。
文章来源:五金机械网(www.5jjx.com)